作为Docker局内人,聊聊我们如何不被折叠

最近有一些声音,对风头正盛的Docker泼冷水,也顺便批评了一下国内这些Docker初创公司。这些反对的声音来的很及时,15年是全民Dokcer思想普及的一年,只要跟Docker概念贴边的创业公司,都能顺利拿到A轮以前的融资。但时隔一年,钱烧完,到了B轮该是验证盈利模式的时候,于是…

关于现在Docker的玩法,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提出了两个疑点:

Docker还只是玩具,并没有形成生产力工具。

Docker流行始于开发者,这是Docker公司十分希望看到的。作为开源的软件,关注着贡献者越多,软件就越具有活力。但Docker没有一个正确的体位进入企业级生产环境。敢问路在何方?

以Docker起家的初创公司,没有将Docker集成包装成足够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Docker公司也在积极寻找产品变现的渠道,但大多数厂商仍然选择利用开源Docker,自己去研究开发。如果想用Docker赚钱,你得换一个更能说服我打动我的姿势。敢问路在何方?

好雨科技作为Docker初创的公司之一,我们说说自己创业维艰的故事。

好雨科技成立于2015年1月,脱胎于前澳客网,好雨CEO刘凡曾任澳客网CEO和CTO。好雨团队核心研发人员开发经验平均十年以上。

应用引擎初代机

2013年,互联网大爆发,应用交付速度变成了公司的竞争力。刘凡带领的技术和产品团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针对公司日益壮大的业务量,几十条产品线快速开发迭代,给开发、测试、运维团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流程和沟通成本成倍增加,但产品却不能按时交付。一个偶然的机会,团队接触了Docker 这个舶来品,在充分了解Docker特性之后,我们决定选用Docker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历时两年,团队内部在无数次的踩雷、填坑的过程中完善Docker的使用经验,帮助澳客网产品快速的迭代更新,公司市场地位逐步赶超同行业对手。

Docker照我去创业

2015年,刘凡带领团队创立了好雨科技。公司起名字的时候,国家提出了全面推进云计算发展的行动纲领…..云计算如何帮助企业…..云化落地实施…..让云落地…..那就叫好雨吧。

在公司成立之初,赶上IaaS,PaaS,SaaS等云服务商分层大洗牌,一种全新的云计算模式呼之欲出,即‘以应用为核心,软件定义一切’。好雨基于容器技术的云应用管理平台——“云帮”应运而生。“云帮”在设计之初,就致力于改善传统应用交付模式的弊端,以应用为核心,在应用交付过程中的资源调用,生产环境等均由软件定义,降低了资源和环境的敏感度,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应用交付粒度,从而实现了应用快速交付。

2015年1月,我们带着好的产品,政治正确的理念,一头扎进了Docker创业大潮。

我们所处的这个圈子

15年的这个行业,上看下看下左看右看前看后看,怎么看都是一片蓝海,怎么看怎么一片大好。从全国各地的峰会到咖啡馆里的沙龙,都在谈轮Docker技术。15年5月份,BAT等一线互联网大厂也开始出来给Docker站台,讲述自家业务如何结合Docker。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看到第一批吃螃蟹的公司,这让原本已经鼎沸的油锅里又加了一瓢水。所以能在15年的资本寒冬里拿钱拿到手软的行业,除了直播,也就是Docker了。

一年的时间,钱烧差不多,能跟的项目也已经跟完。那战况如何呢?

公有云:大家刚刚搞懂容器云跟IaaS的区别,IaaS厂商也开始宣传Docker了。阿里一场大会,IaaS+PaaS+SaaS云生态的概念一提出来了,原本指着在云生态一层就能站住脚的Docker公司,真的慌了一下。公有云的认知程度,价格优势,品牌信任,接纳度都不占优势。一轮一轮的补贴之后,彻底沦为了开发者的滋养地。叫好不叫卖。

私有云:如果技术咨询和技术选型也算是最终客户的话,那客户真是不少,当然重叠客户也不少。但真正作为第三方平台进入企业的,真心太少了。

说个真实的事:曾经面试过某公司技术,恰好之前去那家公司聊过产品。面试过程中那位技术说,当初的想法就是找几家做Docker的,听听产品思路,然后自己做。

其实,Docker圈的现状就是这样。

how do we do   不不不,是how  we  do

从2015年3月开始,历经18个月,好雨・云帮已经帮助30余家传统企业IT架构完成向容器技术平台过渡,让传统IT走向云化。同时,还可以帮助传统软件厂商完成SaaS,打造SaaS服务生态链。逾千家互联网企业选择“云帮”的公有云版,解决他们在开发、测试及发布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满足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

为了能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爱好者享受到容器及云计算技术所带来的高效与便利,又不增加学习成本和技术选型成本,我们宣布好雨・云帮免费。

K8S中文社区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更多 ()